一、卫生厕所是社会文明的标志,转变厕所观念、意识和行为,推进“厕所革命”是改变我国城乡环境和人文面貌的重大民生工程之一。
1.小厕所,大民生。厕所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卫生设施,对公众健康至关重要,是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,人无厕、畜无圈的现象极为普遍,痢疾、伤寒等肠道传染病高发。通过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持续推进卫生厕所的建设,改变了我国农村无厕所或厕所脏陋不堪的状况,有效防止了粪便污染水源和土壤,减少了霍乱、痢疾、肠道寄生虫病、腹泻、肺炎、皮肤感染等疾病的发生。
近年来,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厕所革命和农村改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,指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,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,不但景区、城市要抓,农村也要抓,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,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。
2.推进厕所革命,建设美丽中国。在农村开展“厕所革命”,带动农村污水、垃圾的治理,改变村容村貌,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,控制疾病的传播流行,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根本性变化,助力美丽乡村建设。“厕所革命”关系到亿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改善。
近期,党中央、国务院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,相继出台了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》和《乡村振兴战略规划(2018-2022年)》,并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。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》,其中,推进农村“厕所革命”是重要内容之一。中央农办、农业农村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委联合印发《关于推进农村“厕所革命”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》,指导各地农村改厕工作,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水平。
二、使用清洁卫生的厕所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,不仅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健康需求,更体现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实现和维护个人尊严的主观要求。
1.卫生厕所应当无臭无味、清洁